影印本《罗孚友朋书札辑》,布面精装, 香港知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罗孚珍藏多年的三百多页影印信札,写信人有丰子恺、周作人、梁羽生、金庸、钱钟书、萧乾、亦舒……
“金庸梁羽生的伯乐,新武侠小说的催生婆”
本书收入香港知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罗孚珍藏多年的三百多页影印信札,写信人包括丰子恺、曹聚仁,周作人、陈文统(梁羽生)、查良镛、林风眠、包天笑、巴金、聂绀弩、楼适夷、柯灵、钱钟书、吴祖光、萧乾、杨宪益、范用、李慎之、邵燕祥、痖弦,叶灵凤、董桥、亦舒等五十余位,信件内容既有关于艺术、著作的学术探讨,也有平时日常工作安排的事宜,涉及到罗孚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信前还有罗孚之子罗海雷撰写的导读,再现了罗孚的人生历程,也记载了一代文人和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 优惠
- 超值换购

- 影印本
- 海豚
罗孚先生,原名罗承勋,又名柳苏,是长期在香港居住的一位报人、作家、诗人和文艺评论家,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一九四一年,二十岁的罗孚在桂林加入《大公报》,此后一干就是四十一年。他曾主持的《大公报》子报《新晚报》,以趣味性、知识性见长,深受上个世纪中后叶的读者欢迎。至今为人乐道的是,罗孚有两位后来名满天下的同事梁羽生和金庸,在他们的创作武侠小说的初期,作为总编辑的罗孚策划、安排并促成了他们的写作,由此也获得“新派武侠小说的催生婆”美誉。
《罗孚友朋书札辑》是一部罗孚友人写给他的书信集。罗孚先生珍藏了多年来50多位朋友和工作联系人的往来信件,如巴金、聂绀弩、金庸、徐铸成、范用、董桥、周作人等。信件内容有关于艺术、著作的学术探讨,也有平时日常工作安排的事宜,涉及到罗孚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这里既有朋友的情谊、同侪的关怀,也有前辈的教诲、后进的爱戴。全书以原件影印方式出版。
高林,文史爱好者,曾主编《罗孚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等多部罗孚著作。
《罗孚友朋书札辑》
作者:高林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ISBN:9787511034939
出版时间:2017/8/1
开本:16开
页数:363
定价:112.0
目录:
序
编者的话
巴金
包天笑
冰心
曹聚仁
陈文统
董桥
范用、许觉民
丰子恺
戈宝权
黄苗子、郁风
黄裳
蒋彝
金尧如
柯灵
李慎之
梁漱溟
林风眠
楼适夷
卢玮銮
聂绀弩
启功
千家驹
钱锺书
邵燕祥
沈峻
舒芜
王益知
是祖光、新风霞
萧乾
许良英
徐铸成
薛君度、杨庆堃、李铸晋
瘂弦
杨宪益
叶君健
叶灵凤、赵克臻
亦舒
尹瘦石
查良镛
赵隆侃
郑超麟
钟叔河
周策纵
周作人
-
《毛泽东家事风云》全三册,以毛家五代31位家庭成员为主要人物,以百余年来国内、党内的重大事件为背景素材,客观直面毛泽东三兄弟先后与10位夫人的婚姻事实,全面展现领袖家族成员的高尚情怀。
¥29.0 -
超低价17.9元!“自然国学丛书”3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科技”,如蚕桑丝织、颐和园景观的周易智慧、《国语》提到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从不同角度介绍和挖掘中国科技内涵。
¥17.9 -
《孟森政法著译辑刊》全三册,收录史学家孟森,从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发表在《外交报》《法政杂志》《申报》等报刊上的文章,集中展现了他对政法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36.0 -
影印本《熬波图》,是中国第一部煮海制盐图解书,生动地描绘了当年上海下沙、航头一带的盐场设置、盐民生活和制盐工艺的全过程。全书现仅有47幅图片存世,每幅图下就画面内容有简要描述。
¥22.0 -
“自然国学丛书”7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科技”,如《周礼》的自然生态观、朱熹的自然研究、王夫之的自然哲学等等,从不同角度介绍和挖掘中国科技内涵。
¥54.0 -
“自然国学丛书”5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科技”,如道家的自然观、孔子的自然观、《周易》的科学理念、元气论等等,从不同角度介绍和挖掘中国科技内涵。
¥46.0 -
[2025年4月新书]《女子力:当代日本女性生活意见实录》译者签名+题签本!日本90后00后女性的生活新哲学,关于身体、爱情、婚姻、生活、生育、工作、退休、养老等的新意见。结婚已不再是必选项的时代,女性该如何进行规划,过好自己的一生?
¥39.8 -
裸背锁线装《京都千二百年》,日本建筑文化史专家与建筑插画泰斗强强联合,通过百余幅手绘插图,重现日本千年之都京都的规划与营造。书中附有京都古地图及784年-1994年相关事件年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座仿唐古都的兴衰更迭。
¥39.9 -
《货币之语》,精装全彩,印质精美。有趣的知识,丰富的彩图,记录货币的演变、影响着的市场、带来的债务与危机……有关货币的段段往事如历史长廊上的石板,几经风雨,听货币讲述其演变沧桑。
¥28.0 -
战略思想家金一南所著《为什么是中国》《胜者思维》,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剖析中国如何在全球格局重构中抢占战略先机,揭示新时代的制胜密码。
¥39.9
★ 16开布面精装,海豚出版社出版
★ 罗孚在梁羽生和金庸创作武侠小说的初期,作为《新晚报》总编辑的策划,安排并促成了他们的写作,由此获得“新派武侠小说的催生婆”美誉
★ 著名作家邵燕祥题签并作序
★ 本书的特点:一位文人的特殊经历,一代人的心路历程,一个时代的别样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