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惠
- 超值换购

- 影印本
- 古籍
-
影印本《夷氛闻记》全两册,由林则徐的幕后智囊梁廷枏编写,记载了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及广州人民烧洋馆、焚府署的反入城斗争:三元里等90余乡聚众数万人,诱英军至牛栏冈围歼,斩伯麦、毕霞。
¥39.9 -
《日本一鉴.绝岛新编、桴海图经》由大明使臣郑舜功出使日本归国后撰写,书中关于台湾、琉球及钓鱼列岛的重要记载,证明了钓鱼列岛海域归中国所有,成为后世研究明嘉靖年间中、日、琉球以及中国台湾的一手资料。
¥22.0 -
影印本《熬波图》,是中国第一部煮海制盐图解书,生动地描绘了当年上海下沙、航头一带的盐场设置、盐民生活和制盐工艺的全过程。全书现仅有47幅图片存世,每幅图下就画面内容有简要描述。
¥22.0 - 查看更多>>
-
仅1.8折!《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菜根谭》《传习录》《战国策》《素书》《反经》6册合售,学习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流传下来国学经典,轻松应对人生路上的尔虞我诈
¥39.9 -
影印本《夷氛闻记》全两册,由林则徐的幕后智囊梁廷枏编写,记载了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及广州人民烧洋馆、焚府署的反入城斗争:三元里等90余乡聚众数万人,诱英军至牛栏冈围歼,斩伯麦、毕霞。
¥39.9 -
《日本一鉴.绝岛新编、桴海图经》由大明使臣郑舜功出使日本归国后撰写,书中关于台湾、琉球及钓鱼列岛的重要记载,证明了钓鱼列岛海域归中国所有,成为后世研究明嘉靖年间中、日、琉球以及中国台湾的一手资料。
¥22.0 - 查看更多>>
《大义觉迷录》共计四卷,主要内容包括雍正上谕、与此案相关官员如岳钟琪和杭奕禄等人的奏折、曾静等人的供辞等。
卷一首篇即雍正上谕,多援孟子之说为据,认为“大中华”文明之实践者不须限定族属,甚至可超越族属,极力论证清朝政权的正当性。
此后文字至卷三主要为曾静和张熙的供辞,谈及“华夷之变”时,曾静多援孔子之说为己用,并承认“终不能去吕留良之说。”
卷四末附曾静《归仁说》一篇,尽述悔过之语,赞颂“本朝得统之正,直迈商周”。
《大义觉迷录》书版遭毁,故此书仅存内府刻本。
《大义觉迷录》全两册
作者:【清】爱新觉罗·胤禛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64465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510
定价:200元
目录
前言(繁体竖排)
正文
-
豆瓣9.2高分!广西师大出版社《罪之瞳:鲍勃·迪伦歌曲中的罪之想象》,692页,细读鲍勃·迪伦41首歌词,聚焦歌、诗、韵的精彩结合,追溯英诗传统与摇滚乐词的精妙互文。
¥29.0 -
日本剑豪小说的里程碑式巨著《眠狂四郎无赖控》全3册,对古龙影响极大的日本时代小说名家柴田炼三郎名作,从中可看到陆小凤、楚留香等诸多典型人物的影子!
¥45.0 -
启发《冰与火之歌》的划时代奇幻小说——《回忆,悲伤与荆棘》全6册,美国著名奇幻作家威廉姆斯创作,从亚瑟王、北欧神话中寻找灵感,塑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幻想世界。
¥59.0 -
《四大名著》全4册,底本考究,编校精良,邀请业内专家对书中疑难字词,随文进行注音和释词。每册末尾均附相关思维导图,可有效辅助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本书由出版社代发,48小时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39.8 -
文人与饮食文化2册:《汪曾祺食谱》《牙祭岁月》。作家王道撰写。讲述梁实秋、汪曾祺、张爱玲、沈从文等文人们在美食中的个性和情趣,及其蕴含的历史与文化。
¥48.0 -
仅1.9折!《渡鸦之影》全6册,《纽约时报》畅销书,美国亚马逊畅销魔幻小说,读者评分高达4.8,系列评论总计达四千余条,既有古老的魔法、残酷的阴谋,也有忠诚的战士,刀光剑影的搏斗……
¥48.0 -
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船山全书》精装全24册,繁体竖排,封面采用布纹烫金工艺。汇聚王夫之在哲学、史学、文学、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深刻见解和卓越智慧。
¥799.0 -
《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套装全5册,东京大学教授沼野充义的“对谈式讲义”,以日本的异域视角阅读世界文学经典,汇集13国获奖作家和知名学者的26场“文学对话”。
¥99.0 -
《叶辛中篇小说·典藏版》精装全10册,包括《发生在霍家的事》《月亮潭情案》《玉蛙》等,呈现作者对亲情、爱情、人性、命运、婚姻等等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思索
¥49.9 -
广西师大出版社《门槛·沙:埃德蒙·雅贝斯诗全集》,豆瓣8.8分,466页大容量,法国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雅贝斯的诗作全集,十位诗人、音乐人、翻译家共同推荐!
¥23.0
★16开精装,文物出版社出版
★珍贵古籍,原版影印,装帧精美,设计典雅,印质上佳
★雍正帝对谋父、逼母、游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侫“十大罪状”的公开翻案
★载有许多宝贵史料,尤其是关于雍正嗣位的一段疑案在此书中亦有说明
★此书澄清雍正帝即位以来种种流言,并清理异议。其中辩论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的思想与智识论辩